徐立凡:谁动了银行存款的奶酪?

2014年02月20日13:46  海外网

  据央行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,今年1月,在新增人民币贷款创下近4年来最高水平的同时,存款却大幅减少了9402亿元。与银行存款遇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余额宝、微信理财通等新兴互联网金融产品风起云涌。以余额宝为例,从2013年6月问世至今只有8个月,筹资规模已突破4000亿元。微信理财通也通过打车软件大战、强势并购、游戏开发等手段在迅速跟进。

  一半是火焰、一半是海水式的数据,在勾勒出一幅“银行存款搬家”的浩大图景的同时,也带来了三个疑问:其一,谁动了银行存款的奶酪?其二,银行存款的减少是否会发展成不可逆趋势?其三,非金融专业出身的互联网公司,何以比专业银行做得更好?

  表面看,第一个问题答案很清楚:今年1月,元旦春节的“双节效应”、IPO重启加上互联网金融产品,搬走了银行存款。但如果细细分析,答案并不尽然如此。除去节日消费的需要和IPO重启的积淀,被视作银行存款减少主因的互联网金融产品,在吸纳了众多银行捆绑用户的资金之后,其实大部分资金应该已经回到银行。原因是,就目前市场的平均利润率而言,无论互联网金融产品投资到什么领域,都很难保证其目前的高收益率,相反还有亏损的危险。互联网金融产品最可靠的升值方式,是将用户的钱集中起来,打包成大额存单,以此获得银行的协议利率。由于协议利率收益远高于普通储户的存款利率,互联网金融产品可以通过息差赚取利润,加以自身补贴创造高收益率。

  无论个人理财也好,交由互联网金融平台理财也好,有一个前提是不变的,即资金的投资渠道同样狭窄。这就决定了互联网金融产品高收益率的不可持续性。特别是,互联网金融产品多是货币基金,受货币政策的影响极大,一旦货币政策有变,其高收益模式将戛然而止。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先驱——美国PayPal公司的兴衰已经给出了足够的教训。由此,也可以找到第二个疑问的答案:互联网金融产品也有风险,银行存款的减少只是临时性的,而不是不可逆。

  但更有意味的在于第三个疑问。为什么不专业的互联网公司能把金融产品做得风生水起,甚至引发导致银行存款持续下降的猜测,而不是反过来?这显然不是业务水平的原因,而是因为互联网公司具有更多的市场基因和竞争意识,相比之下,银行则迟钝得多。给互联网金融产品协议利率的钱,为何不能用来给银行客户提供更好的增值服务?如果有这种意识,互联网金融产品也不会骤然繁华,大抢银行的风头。

  从这个角度看,动了银行存款奶酪的,不是互联网公司,而是不思进取的银行自身。现在,已经有人在担心,正是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协议利率,抬高了银行的资金成本,这会最终导致社会借贷成本的增加,从而抑制经济活力。出于这种担心,有人开始呼吁加强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监管。

  金融风险应该管,但不能保护现有金融垄断格局,限制竞争。更好的态度是,银行应该把互联网金融的冲击视作倒逼,促进自身的主动改革。假如银行与银行之间、银行与互联网金融之间真正竞争起来,银行存款的搬家或互联网金融的资金搬家,又何需讶异?充分竞争下的搬来搬去,都将是公众的利好,也是整个社会的利好。

  (徐立凡,海外网专栏作者)

 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,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(www.haiwainet.cn),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。

(编辑:SN090)
分享到:
保存  |  打印  |  关闭
  • 环球时报:只有“走廊医生”一人好这个逻辑可疑
  • 环球时报:乌克兰,继续流血的苏联解体伤口
  • 新京报:柴静,被“形象”所困扰的普通女子
  • 中青报:摆脱网络幻觉 立足现实理解改革
  • 北京晨报:人均税负低应引起重视